:::

邱清泉烈士

邱清泉烈士
    邱清泉烈士
    邱清泉,字雨菴,學名青錢,浙江永嘉縣人,生於清光緒二十八年三月六日。幼入私墊,十歲,就學聖基小學堂。十四歲,入高等小學,喜研中西政治。民國八年,因「五四運動」曾下鄉宣揚抵制日貨。十二年,在上海大學社會系肄業,時值五四運動之際,新思想彌漫全國,先生以革命救國,武備為先,乃於翌年考入黃埔軍校第二期工科,在校期間,曾參加平定廣州商團及討伐劉震寰、楊希閔兩役。畢業後參加北伐與剿共戰事,轉戰湘贛鄂豫諸省間,由排長因功遞升至團長。二十二年,升任中央軍校政訓處少將處長,旋奉派赴德國深造,入柏林陸軍大學研讀,對德國現代軍事學說及機械化兵戰術,頗富心得。二十六年五月,返國任教導總隊參謀長。七七抗日戰起,參與上海南京保衛戰。二十七年十月,調任陸軍第二百師副師長兼突擊第一縱隊司令,率機械化師一營,參與蘭封信陽之役,戰績輝煌。二十八年冬,任第五軍新編二十二師師長,奉命增援桂南,於崑崙關之役,將日軍號稱最精銳之第五師團第十二旅團殲滅殆盡,創我國戰史上攻堅戰成功之首頁。三十二年,嗣以戰功升等第五軍軍長,晉升陸軍中將,駐防雲南昆明,積極訓練機械化新軍。迨三十三年冬,先生再率所屬第二百師,參與滇西及緬北反攻之役,與遠征軍協同作戰,連克龍陵、芒市、遮放、畹町等重要戰略要點,建立奇功,蜚聲中外。
    抗戰勝利後,第五軍奉調南京。三十五年,共軍不顧馬歇爾調停,集結了十六個團的兵力攻擊蘇北,先生旋率部參加戡亂戰役,先克復安徽、天長、盱眙,繼掃蕩蘇北,復進入魯南;十二月,再進駐冀南。三十七年夏,再進兵魯西南及豫東,於黃泛區以北,展開一連串之作戰;六月,收復開封;七月,解黃百韜兵團之圍;九月,徐州剿匪總司令部成立,第五軍擴編第二兵團,任司令官;十一月,徐蚌會戰展開,黃百韜兵團遭共軍四十萬眾圍於碾莊,所部奉令馳援,然共軍陳毅阻援部隊頑抗,血戰一旬,給予共軍多方牽制;雖於二十二日攻下大許家,距黃部兵團僅十二公里,然黃百韜已於當日自戕殉國。稍後徐州益形孤立,蚌埠告急,乃又奉命撤離徐州,向西南轉進,守護淮河,兵至蕭縣永城交界青龍集,因後勤不繼,天候惡劣,加以難民壅塞,無法突圍。三十八年一月九日,最後陣地卒被共軍突破,先生見大勢已去,乃下令將輜重悉數破壞。翌日,於共軍砲火猛烈攻擊下,舉槍自戕殉國,年僅四十八歲。政府為表彰忠義,追贈陸軍上將,入祀忠烈祠。生平著有「教戰一集」、「教戰二集」、「軍隊生活教育」及「建軍叢論」等軍事教材。

資料來源:《中國戰史大辭典-人物之部》,國防部史政編譯局,民國81年